1.回避条件作用是指当厌恶、刺激或不愉快的情景出现时,个体做出某种反应,
从而逃避了厌恶、刺激或不愉快情景,则该反应在以后的类似情景中发生的概率增加。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属于回避条件作用的一项是:
A.因为贪睡不愿起来吃早餐
B.碰到烫的东西,赶紧缩回手来
C.感觉屋内人声嘈杂时暂时离开
D.看见地上的垃圾后绕开走
2.委任制是指国家机关在其任免权限范围内,直接确定任用人选,委派其担任一
定职务的制度。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属于委任制的一项是:
A.河北省通过公开考试的方式选拔村官
B.省委决定任命王远华同志担任 X 县县委书记
C.大明参加上海的公务员考试,被录用在市委工作
D.省行政学院任命刘大鹏担任人事处处长
3.行政复议:行政复议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
或者行政不作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对该行为或不作为提起行政复议。
下列不属于行政复议行为的是:
A.蔬菜市场摊主王某因不服区工商局的罚款处罚,向市工商局提出复议申请
B.刘某因打架斗殴被刑事拘留 15 天,释放后由于不服而向上级机关提出复议申请
C.某食品厂因违规操作而被吊销生产许可证,该厂向人民政府提出复议申请
D.张某因不服超速驾驶被处以 200 元罚款的处罚,向上级公安交警部门提出复议
申请
4.白亮污染:是一类光污染,指过度光亮给人的视觉造成的不良影响,如光洁的
金属表面、城市里建筑物的玻璃幕墙、釉面砖墙、磨光大理石以及各种涂料等装饰反射
光线,明晃白亮、眩眼夺目,使人头昏眼花、心烦意乱、食欲下降、情绪低落等身体不
适。
下列表述不属于白亮污染的一项是:
A.夏天,玻璃幕墙强烈的反光进入附近居民楼房内,增加了室内亮度,影响正常的
生活
B.烈日下驾车行驶的司机会出其不意地遭到玻璃幕墙反射光的突然袭击,眼睛受到
强烈刺激,很容易诱发车祸
C.夜幕降临后,商场、酒店上的广告灯、霓虹灯闪烁夺目,令人眼花缭乱
D.在一些旅游景点,许多人拍照留影,不停闪烁的闪光灯让其他游客心烦意乱
5.城市热岛:是指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气温明显高于外围郊区的现象。
在气象学近地面大气等温线图上,郊外的广阔地区气温变化很小,如同一个平静的海面,
而城区则是一个明显的高温区,如同突出海面的岛屿。由于这种岛屿代表着高温的城市
区域,所以就被形象地称为“城市热岛”。
根据上述定义,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热岛效应不仅使城市的气候发生了变化,还带来严重的污染,成为影响城市环境
质量的重要因素
B.一般情况下,城市规模越大,人口越密集,热岛效应也愈发明显
C.城市热岛效应与机动车辆、工业生产及人群活动等产生的“温室效应”有关
D.在城市中,增加道路、广场、体育馆等公用设施,对缓解热岛效应有帮助
1.【答案】A。解析:A 项中并不是因为厌恶吃早餐,从而逃避吃早餐,而是由
于贪睡不愿起来吃早餐,故不属于回避条件作用。
2.【答案】B。解析:A、C 两项均是通过考试确定人选,而非直接确定人选;D
项省行政学院不属于国家机关。
3.【答案】B。解析:行政复议定义的关键信息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或
者行政不作为行为。选项 B 对刘某进行刑事拘留不是行政行为,而是一种司法行为,
不符合定义的关键信息。答案选 B。
4.【答案】C。解析:白亮污染的定义要点是:①过度光亮;②给人视觉造成不
良影响。A、B、D 三项都符合这一标准;选项 C 是彩光污染的表现。因此,本题选 C。
5.【答案】D。解析:城市热岛是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城市气温明显高于
外围郊区的现象。城市热岛强度随着城市发展而加强,因此在控制城市发展的同时,要
控制城市人口密度、建筑物密度。因为人口高密度区也是建筑物高密度区和能量高消耗
区,常形成气温的高值区。A、B、C 项根据定义表述均正确,定义中没有提及增加道
路、广场、体育馆等公用设施会缓解热岛效应,所以 D 项错误。